zmrs163
級別: 家園?
![]() |
1、同樣的程序用循環實現更快,可以縮短掃描時間。 實際上你簡單復制修改,程序可能比循環實現快很多,FOR,NEXT指令本身也要花費一定的時間,如果使用子程序,那么本身其調用也是不小的開銷。所以實際上用循環實現幾乎一定慢于簡單的復制粘貼,只是你人寫起來更快了。 2、總線型伺服比脈沖型伺服反應快 總線涉及總線周期,每個周期PLC向伺服下發指令位置,周期快一點的在幾十上百微秒,慢的在幾毫秒,像西門子PLC甚至還細分出了PLC執行插補器之類程序的掃描周期。伺服接收脈沖則快很多,中間只有電路轉換延時,所以實際必然比總線型快。 3、PLC配千兆網口比百兆更快 簡單來說由于一般PLC性能實際上很難跑滿百兆網口,所以PLC網口只能在很短的時間保持100M,然后要等待PLC提供數據。所以實際響應速度要看PLC的服務處理時間以及其中斷響應。所以帶寬在這種情形下參考意義有限。同理千兆總線不一定比百兆總線快,實際上工業上網絡需求響應性要求比帶寬要求更高。 |
---|---|
本帖最近評分記錄: |
15811806196
級別: 略有小成
![]() |
關于總線型伺服比脈沖型伺服反應快的問題,我去年一直感到很疑惑,我個人認為脈沖的直接響應時間應該是要快于總線的,奈何找了好多資料又問了各種AI都說總線比脈沖響應快,也是給我整迷糊了 |
---|---|
|
zmrs163
級別: 家園?
![]() |
PLC程序的編譯優化和C的完全不能比,三菱的我測試了下最簡單的賦值語句用循環和直接復制程序的方式,時間差了好幾倍,不排除其他品牌的編譯優化能力強于三菱。但是一般來說,編譯優化大部分無非是一些運算放到編譯時完成,如果你的程序循環包含了大部分這種內容,我覺得是你的代碼需要自己優化了
|
---|---|
|
zmrs163
級別: 家園?
![]() |
總線型優勢在于時鐘同步之后,可以在上位機進行滯后量的補償,同時軌跡在上位機進行規劃控制精細,而很多PLC脈沖只是提供了簡單的點對點定位功能。與其說是快,更不如說是精確同步,總線的抖動基本都在微秒級別。如果是外部信號觸發伺服動作的情況,脈沖是有可能更快的。
|
---|---|
|